2018年第33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离心泵叶轮穿孔对空化性能的影响
    祝宝山
    2018, 33(10):44.
    [摘要](149)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为分析离心泵叶轮开孔对空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一普通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在进口易空化区不同位置做不同直径的贯通孔,利用CFD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全流道三维定常湍流空化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进口汽蚀余量条件、不同开孔位置和不同开孔直径对离心泵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开孔会造成叶轮内能量损失,损失大小与开孔直径和孔内平均流速正相关;开孔对离心泵空化性能影响主要取决于流体在吸力面与压力面之间的能量差和开孔造成的能量损失之间的差值,差值为正则抑制空化,差值为负则加剧空化;扬程和效率随开孔直径先升高后下降,当穿孔直径为3 mm时,达到最大值;开孔会影响叶片吸力面压力及流场分布;综合看,在C=0.5流面开孔优于在C=0.9流面开孔。
    2  离心泵叶轮穿孔对空化性能的影响
    刘小兵
    2018, 33(10):44.
    [摘要](225)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为分析离心泵叶轮开孔对空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一普通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在进口易空化区不同位置做不同直径的贯通孔,利用CFD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全流道三维定常湍流空化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进口汽蚀余量条件、不同开孔位置和不同开孔直径对离心泵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开孔会造成叶轮内能量损失,损失大小与开孔直径和孔内平均流速正相关;开孔对离心泵空化性能影响主要取决于流体在吸力面与压力面之间的能量差和开孔造成的能量损失之间的差值,差值为正则抑制空化,差值为负则加剧空化;扬程和效率随开孔直径先升高后下降,当穿孔直径为3 mm时,达到最大值;开孔会影响叶片吸力面压力及流场分布;综合看,在C=0.5流面开孔优于在C=0.9流面开孔。
    3  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康英伟
    2018, 33(10):52.
    [摘要](155) [HTML](0) [PDF 0.00 Byte](60)
    摘要:
    通过机理分析和合理简化,建立了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的非线性移动边界动态数学模型,并对该锅炉在75%热耗率验收(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工况和额定(Boiler Rated Load,BRL)工况下水冷壁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各种扰动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均能通过机理分析给予合理解释;在不同的扰动输入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动态特性各异;当75%THA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蒸发段长度的动态响应存在超调;当75%THA工况和BRL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出口蒸汽比焓在其响应初期都存在逆向变化过程。研究工作加深了对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的认识,可为优化该型锅炉的设计、控制和运行以及电站仿真机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4  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李 月
    2018, 33(10):52.
    [摘要](131)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通过机理分析和合理简化,建立了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的非线性移动边界动态数学模型,并对该锅炉在75%热耗率验收(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工况和额定(Boiler Rated Load,BRL)工况下水冷壁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各种扰动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均能通过机理分析给予合理解释;在不同的扰动输入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动态特性各异;当75%THA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蒸发段长度的动态响应存在超调;当75%THA工况和BRL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出口蒸汽比焓在其响应初期都存在逆向变化过程。研究工作加深了对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的认识,可为优化该型锅炉的设计、控制和运行以及电站仿真机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5  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郑鹏远
    2018, 33(10):52.
    [摘要](168) [HTML](0) [PDF 0.00 Byte](48)
    摘要:
    通过机理分析和合理简化,建立了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的非线性移动边界动态数学模型,并对该锅炉在75%热耗率验收(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工况和额定(Boiler Rated Load,BRL)工况下水冷壁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各种扰动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均能通过机理分析给予合理解释;在不同的扰动输入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动态特性各异;当75%THA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蒸发段长度的动态响应存在超调;当75%THA工况和BRL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出口蒸汽比焓在其响应初期都存在逆向变化过程。研究工作加深了对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的认识,可为优化该型锅炉的设计、控制和运行以及电站仿真机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6  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杨 平
    2018, 33(10):52.
    [摘要](143)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通过机理分析和合理简化,建立了某电厂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的非线性移动边界动态数学模型,并对该锅炉在75%热耗率验收(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工况和额定(Boiler Rated Load,BRL)工况下水冷壁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各种扰动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均能通过机理分析给予合理解释;在不同的扰动输入下,水冷壁系统各参数的动态特性各异;当75%THA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蒸发段长度的动态响应存在超调;当75%THA工况和BRL工况时,在进口焓值阶跃扰动下,出口蒸汽比焓在其响应初期都存在逆向变化过程。研究工作加深了对66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系统动态特性的认识,可为优化该型锅炉的设计、控制和运行以及电站仿真机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7  循环流化床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陈 俊
    2018, 33(10):60.
    [摘要](201) [HTML](0) [PDF 0.00 Byte](48)
    摘要: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复合燃烧模式下的负荷动态变化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以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试验,在锅炉给煤口处和二次风口处设置煤粉给入点,分析不同的给煤粉位置、煤粉热值和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值对于CO、NOx和SO2排放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二次风口处给入煤粉时CO排放浓度较低,NOx、SO2排放浓度较高;煤粉热值增加时,两种煤粉送入方式下,CO排放浓度降低,NOx和SO2排放浓度有所升高;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例增加时,CO排放浓度降低,NOx、SO2排放浓度也有所升高。
    8  循环流化床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马素霞
    2018, 33(10):60.
    [摘要](193)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复合燃烧模式下的负荷动态变化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以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试验,在锅炉给煤口处和二次风口处设置煤粉给入点,分析不同的给煤粉位置、煤粉热值和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值对于CO、NOx和SO2排放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二次风口处给入煤粉时CO排放浓度较低,NOx、SO2排放浓度较高;煤粉热值增加时,两种煤粉送入方式下,CO排放浓度降低,NOx和SO2排放浓度有所升高;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例增加时,CO排放浓度降低,NOx、SO2排放浓度也有所升高。
    9  循环流化床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刘众元
    2018, 33(10):60.
    [摘要](174)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复合燃烧模式下的负荷动态变化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以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试验,在锅炉给煤口处和二次风口处设置煤粉给入点,分析不同的给煤粉位置、煤粉热值和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值对于CO、NOx和SO2排放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二次风口处给入煤粉时CO排放浓度较低,NOx、SO2排放浓度较高;煤粉热值增加时,两种煤粉送入方式下,CO排放浓度降低,NOx和SO2排放浓度有所升高;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例增加时,CO排放浓度降低,NOx、SO2排放浓度也有所升高。
    10  循环流化床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潘雄峰
    2018, 33(10):60.
    [摘要](157)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复合燃烧模式下的负荷动态变化特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以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低热值煤—高热值煤粉动态复合燃烧试验,在锅炉给煤口处和二次风口处设置煤粉给入点,分析不同的给煤粉位置、煤粉热值和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值对于CO、NOx和SO2排放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二次风口处给入煤粉时CO排放浓度较低,NOx、SO2排放浓度较高;煤粉热值增加时,两种煤粉送入方式下,CO排放浓度降低,NOx和SO2排放浓度有所升高;煤粉与原煤阶跃热量比例增加时,CO排放浓度降低,NOx、SO2排放浓度也有所升高。
    11  不同截面形状螺旋侧板受迫振荡数值研究
    张 楠
    2018, 33(10):67.
    [摘要](128) [HTML](0) [PDF 0.00 Byte](48)
    摘要:
    为分析螺旋侧板在立管运动时的抑涡效果,提出三角形和圆形两种新型截面形状的螺旋侧板,采用动网格技术,对低雷诺数下附有不同截面形状螺旋侧板立管在均匀来流中的横向受迫振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在特定振幅、不同振荡频率下的锁定区间、受力状况及尾涡结构,并与光滑立管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相较光滑立管,附有3种螺旋侧板立管的锁定范围均有所增加;在进入锁定区间前,3种截面形状的螺旋侧板均具有良好抑振效果;在锁定区间内及跳出锁定区间后,三角形及圆形截面侧板的抑振效果优于矩形截面侧板,升力系数最大减幅分别为65.83%和83.53%;附有螺旋侧板立管的尾涡结构三维特性明显,在锁定区间内,圆形及三角形侧板的抑涡效果优于矩形侧板,跳出锁定区间后,三角形侧板对尾流场影响较大,涡激力最小,抑涡效果最佳。
    12  不同截面形状螺旋侧板受迫振荡数值研究
    丁勤卫
    2018, 33(10):67.
    [摘要](180)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为分析螺旋侧板在立管运动时的抑涡效果,提出三角形和圆形两种新型截面形状的螺旋侧板,采用动网格技术,对低雷诺数下附有不同截面形状螺旋侧板立管在均匀来流中的横向受迫振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在特定振幅、不同振荡频率下的锁定区间、受力状况及尾涡结构,并与光滑立管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相较光滑立管,附有3种螺旋侧板立管的锁定范围均有所增加;在进入锁定区间前,3种截面形状的螺旋侧板均具有良好抑振效果;在锁定区间内及跳出锁定区间后,三角形及圆形截面侧板的抑振效果优于矩形截面侧板,升力系数最大减幅分别为65.83%和83.53%;附有螺旋侧板立管的尾涡结构三维特性明显,在锁定区间内,圆形及三角形侧板的抑涡效果优于矩形侧板,跳出锁定区间后,三角形侧板对尾流场影响较大,涡激力最小,抑涡效果最佳。
    13  不同截面形状螺旋侧板受迫振荡数值研究
    李 春
    2018, 33(10):67.
    [摘要](140)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为分析螺旋侧板在立管运动时的抑涡效果,提出三角形和圆形两种新型截面形状的螺旋侧板,采用动网格技术,对低雷诺数下附有不同截面形状螺旋侧板立管在均匀来流中的横向受迫振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在特定振幅、不同振荡频率下的锁定区间、受力状况及尾涡结构,并与光滑立管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相较光滑立管,附有3种螺旋侧板立管的锁定范围均有所增加;在进入锁定区间前,3种截面形状的螺旋侧板均具有良好抑振效果;在锁定区间内及跳出锁定区间后,三角形及圆形截面侧板的抑振效果优于矩形截面侧板,升力系数最大减幅分别为65.83%和83.53%;附有螺旋侧板立管的尾涡结构三维特性明显,在锁定区间内,圆形及三角形侧板的抑涡效果优于矩形侧板,跳出锁定区间后,三角形侧板对尾流场影响较大,涡激力最小,抑涡效果最佳。
    14  不同截面形状螺旋侧板受迫振荡数值研究
    郝文星
    2018, 33(10):67.
    [摘要](143)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为分析螺旋侧板在立管运动时的抑涡效果,提出三角形和圆形两种新型截面形状的螺旋侧板,采用动网格技术,对低雷诺数下附有不同截面形状螺旋侧板立管在均匀来流中的横向受迫振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在特定振幅、不同振荡频率下的锁定区间、受力状况及尾涡结构,并与光滑立管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相较光滑立管,附有3种螺旋侧板立管的锁定范围均有所增加;在进入锁定区间前,3种截面形状的螺旋侧板均具有良好抑振效果;在锁定区间内及跳出锁定区间后,三角形及圆形截面侧板的抑振效果优于矩形截面侧板,升力系数最大减幅分别为65.83%和83.53%;附有螺旋侧板立管的尾涡结构三维特性明显,在锁定区间内,圆形及三角形侧板的抑涡效果优于矩形侧板,跳出锁定区间后,三角形侧板对尾流场影响较大,涡激力最小,抑涡效果最佳。
    15  130 t/h四角切圆煤粉炉低氮燃烧改造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
    曹瑞杰
    2018, 33(10):75.
    [摘要](152)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运用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130 t/h四角切圆煤粉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后,空气分级对炉内火焰特性、NOx 排放和灰渣结焦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离燃尽风(SOFA)比率为24.8%时,燃烧器区域的平均燃烧温度下降120 ℃,SOFA风上部的烟气温度上升80 ℃;改造后锅炉NOx 排放量下降了36.4%;CFD数值模拟与NOx 实测排放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随着SOFA比率的增大,燃烧器上部火焰切圆直径增大,较高温度下灰中结焦液体含量增多,反映了炉内SOFA风上部炉壁更易结焦,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16  130 t/h四角切圆煤粉炉低氮燃烧改造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
    张 健
    2018, 33(10):75.
    [摘要](144)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运用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130 t/h四角切圆煤粉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后,空气分级对炉内火焰特性、NOx 排放和灰渣结焦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离燃尽风(SOFA)比率为24.8%时,燃烧器区域的平均燃烧温度下降120 ℃,SOFA风上部的烟气温度上升80 ℃;改造后锅炉NOx 排放量下降了36.4%;CFD数值模拟与NOx 实测排放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随着SOFA比率的增大,燃烧器上部火焰切圆直径增大,较高温度下灰中结焦液体含量增多,反映了炉内SOFA风上部炉壁更易结焦,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17  130 t/h四角切圆煤粉炉低氮燃烧改造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
    毕德贵
    2018, 33(10):75.
    [摘要](152)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运用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130 t/h四角切圆煤粉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后,空气分级对炉内火焰特性、NOx 排放和灰渣结焦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离燃尽风(SOFA)比率为24.8%时,燃烧器区域的平均燃烧温度下降120 ℃,SOFA风上部的烟气温度上升80 ℃;改造后锅炉NOx 排放量下降了36.4%;CFD数值模拟与NOx 实测排放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随着SOFA比率的增大,燃烧器上部火焰切圆直径增大,较高温度下灰中结焦液体含量增多,反映了炉内SOFA风上部炉壁更易结焦,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18  130 t/h四角切圆煤粉炉低氮燃烧改造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
    张忠孝
    2018, 33(10):75.
    [摘要](132)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运用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130 t/h四角切圆煤粉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后,空气分级对炉内火焰特性、NOx 排放和灰渣结焦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离燃尽风(SOFA)比率为24.8%时,燃烧器区域的平均燃烧温度下降120 ℃,SOFA风上部的烟气温度上升80 ℃;改造后锅炉NOx 排放量下降了36.4%;CFD数值模拟与NOx 实测排放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随着SOFA比率的增大,燃烧器上部火焰切圆直径增大,较高温度下灰中结焦液体含量增多,反映了炉内SOFA风上部炉壁更易结焦,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19  基于线性自抗扰的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付一鸣
    2018, 33(10):83.
    [摘要](158)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是燃机废热利用项目中的难点,为此基于现有的串级PID控制方式和线性自抗扰的控制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水位控制方法。该方法以给水流量公式估计控制增益,以线性扩张观测器估计系统状态,并带有抗执行器饱和的措施。通过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证明了该方法可使水位误差收敛至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调节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效果优于传统的串级PID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  基于线性自抗扰的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王玉恒
    2018, 33(10):83.
    [摘要](134)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是燃机废热利用项目中的难点,为此基于现有的串级PID控制方式和线性自抗扰的控制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水位控制方法。该方法以给水流量公式估计控制增益,以线性扩张观测器估计系统状态,并带有抗执行器饱和的措施。通过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证明了该方法可使水位误差收敛至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调节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效果优于传统的串级PID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1  基于线性自抗扰的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郭 峰
    2018, 33(10):83.
    [摘要](150)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余热锅炉汽包水位控制是燃机废热利用项目中的难点,为此基于现有的串级PID控制方式和线性自抗扰的控制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水位控制方法。该方法以给水流量公式估计控制增益,以线性扩张观测器估计系统状态,并带有抗执行器饱和的措施。通过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证明了该方法可使水位误差收敛至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调节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效果优于传统的串级PID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2  不同喷口结构对冲击式速冻机换热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杨大章
    2018, 33(10):90.
    [摘要](122) [HTML](0) [PDF 0.00 Byte](57)
    摘要:
    为研究不同喷口结构时速冻机内流动和换热特性、优化速冻机的气流组织和提高换热效率,以冲击式速冻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种不同形式的条缝喷口,分别对这5种喷口喷射气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喷射区域的气流组织,研究了被冲击的板带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和Nu变化。研究表明:孔板式喷口的流量较小,为167.9 m3/h,换热的均匀性较差;组合式渐缩喷口的气流组织最佳,喷口出口的流量最大,为226.2 m3/h,同时板带表面的平均Nu也最高,达到29.6。
    23  不同喷口结构对冲击式速冻机换热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谢 晶
    2018, 33(10):90.
    [摘要](149) [HTML](0) [PDF 0.00 Byte](58)
    摘要:
    为研究不同喷口结构时速冻机内流动和换热特性、优化速冻机的气流组织和提高换热效率,以冲击式速冻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种不同形式的条缝喷口,分别对这5种喷口喷射气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喷射区域的气流组织,研究了被冲击的板带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和Nu变化。研究表明:孔板式喷口的流量较小,为167.9 m3/h,换热的均匀性较差;组合式渐缩喷口的气流组织最佳,喷口出口的流量最大,为226.2 m3/h,同时板带表面的平均Nu也最高,达到29.6。
    24  不同喷口结构对冲击式速冻机换热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王金锋
    2018, 33(10):90.
    [摘要](143)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为研究不同喷口结构时速冻机内流动和换热特性、优化速冻机的气流组织和提高换热效率,以冲击式速冻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种不同形式的条缝喷口,分别对这5种喷口喷射气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喷射区域的气流组织,研究了被冲击的板带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和Nu变化。研究表明:孔板式喷口的流量较小,为167.9 m3/h,换热的均匀性较差;组合式渐缩喷口的气流组织最佳,喷口出口的流量最大,为226.2 m3/h,同时板带表面的平均Nu也最高,达到29.6。
    25  不同喷口结构对冲击式速冻机换热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舒志涛
    2018, 33(10):90.
    [摘要](147)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为研究不同喷口结构时速冻机内流动和换热特性、优化速冻机的气流组织和提高换热效率,以冲击式速冻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种不同形式的条缝喷口,分别对这5种喷口喷射气流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喷射区域的气流组织,研究了被冲击的板带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和Nu变化。研究表明:孔板式喷口的流量较小,为167.9 m3/h,换热的均匀性较差;组合式渐缩喷口的气流组织最佳,喷口出口的流量最大,为226.2 m3/h,同时板带表面的平均Nu也最高,达到29.6。
    26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孙群丽
    2018, 33(10):95.
    [摘要](200) [HTML](0) [PDF 0.00 Byte](47)
    摘要:
    为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能够对其故障位置及严重程度进行诊断的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得到的不同频段的能量作为监测指标向量,并对所有故障的监测指标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K-means方法从监测指标向量中提取特征向量,然后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故障进行建模和诊断,在此基础上建立故障定位矩阵,确定故障位置。以美国凯斯西楚轴承实验室的数据为基础,用上述方法能够识别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且对故障位置的判定准确率超过90%。
    27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刘长良
    2018, 33(10):95.
    [摘要](150) [HTML](0) [PDF 0.00 Byte](43)
    摘要:
    为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能够对其故障位置及严重程度进行诊断的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得到的不同频段的能量作为监测指标向量,并对所有故障的监测指标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K-means方法从监测指标向量中提取特征向量,然后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故障进行建模和诊断,在此基础上建立故障定位矩阵,确定故障位置。以美国凯斯西楚轴承实验室的数据为基础,用上述方法能够识别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且对故障位置的判定准确率超过90%。
    28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甄成刚
    2018, 33(10):95.
    [摘要](140)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为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能够对其故障位置及严重程度进行诊断的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得到的不同频段的能量作为监测指标向量,并对所有故障的监测指标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K-means方法从监测指标向量中提取特征向量,然后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对故障进行建模和诊断,在此基础上建立故障定位矩阵,确定故障位置。以美国凯斯西楚轴承实验室的数据为基础,用上述方法能够识别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且对故障位置的判定准确率超过90%。
    29  600 MW机组汽动引风机经济性评价
    郭俊山
    2018, 33(10):101.
    [摘要](181)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为全面评价汽动引风机系统的经济性,能量价值理论建立了汽动引风机系统经济效益计算模型,采用供电煤耗率分析方法建立了汽动引风机节能效果计算模型,以某600 MW空冷机组为例,对其汽动引风机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机组负荷率、标煤价格、上网电价在合理范围内变化时,汽动引风机机组都比电动引风机机组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汽动引风机系统节能与否取决于机组运行负荷的高低,机组高负荷运行时,采用汽动引风机技术反而会使机组能耗增加,而当机组在低负荷段运行时,汽动引风机表现出很好的节能效果。
    30  600 MW机组汽动引风机经济性评价
    郑 威
    2018, 33(10):101.
    [摘要](137)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为全面评价汽动引风机系统的经济性,能量价值理论建立了汽动引风机系统经济效益计算模型,采用供电煤耗率分析方法建立了汽动引风机节能效果计算模型,以某600 MW空冷机组为例,对其汽动引风机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机组负荷率、标煤价格、上网电价在合理范围内变化时,汽动引风机机组都比电动引风机机组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汽动引风机系统节能与否取决于机组运行负荷的高低,机组高负荷运行时,采用汽动引风机技术反而会使机组能耗增加,而当机组在低负荷段运行时,汽动引风机表现出很好的节能效果。
    31  600 MW机组汽动引风机经济性评价
    韩 悦
    2018, 33(10):101.
    [摘要](154)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为全面评价汽动引风机系统的经济性,能量价值理论建立了汽动引风机系统经济效益计算模型,采用供电煤耗率分析方法建立了汽动引风机节能效果计算模型,以某600 MW空冷机组为例,对其汽动引风机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机组负荷率、标煤价格、上网电价在合理范围内变化时,汽动引风机机组都比电动引风机机组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汽动引风机系统节能与否取决于机组运行负荷的高低,机组高负荷运行时,采用汽动引风机技术反而会使机组能耗增加,而当机组在低负荷段运行时,汽动引风机表现出很好的节能效果。
    32  600 MW机组汽动引风机经济性评价
    王 杨
    2018, 33(10):101.
    [摘要](152)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为全面评价汽动引风机系统的经济性,能量价值理论建立了汽动引风机系统经济效益计算模型,采用供电煤耗率分析方法建立了汽动引风机节能效果计算模型,以某600 MW空冷机组为例,对其汽动引风机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机组负荷率、标煤价格、上网电价在合理范围内变化时,汽动引风机机组都比电动引风机机组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汽动引风机系统节能与否取决于机组运行负荷的高低,机组高负荷运行时,采用汽动引风机技术反而会使机组能耗增加,而当机组在低负荷段运行时,汽动引风机表现出很好的节能效果。
    33  基于MSET和模糊识别的凝汽器故障诊断
    周卫庆
    2018, 33(10):107.
    [摘要](144)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针对凝汽器的故障诊断问题,基于多元状态估计原理,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提取凝汽设备的运行状态矩阵,建立了设备的状态监测模型,以相似度指标衡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以此作为参数模糊化的评判依据,获得凝汽器典型故障的专家知识库。在此基础上,根据模糊规则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多元状态估计和模糊识别的故障诊断方法,并给出了该诊断方法的整体流程。以国内某600 MW机组凝汽器为例,采集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设备参数的估计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监测跟踪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设备故障,整体流程清晰直观,适合系统化应用。
    34  基于MSET和模糊识别的凝汽器故障诊断
    黄葆华
    2018, 33(10):107.
    [摘要](161)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针对凝汽器的故障诊断问题,基于多元状态估计原理,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提取凝汽设备的运行状态矩阵,建立了设备的状态监测模型,以相似度指标衡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以此作为参数模糊化的评判依据,获得凝汽器典型故障的专家知识库。在此基础上,根据模糊规则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多元状态估计和模糊识别的故障诊断方法,并给出了该诊断方法的整体流程。以国内某600 MW机组凝汽器为例,采集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设备参数的估计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监测跟踪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设备故障,整体流程清晰直观,适合系统化应用。
    35  基于MSET和模糊识别的凝汽器故障诊断
    仇晓智
    2018, 33(10):107.
    [摘要](151)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针对凝汽器的故障诊断问题,基于多元状态估计原理,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提取凝汽设备的运行状态矩阵,建立了设备的状态监测模型,以相似度指标衡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以此作为参数模糊化的评判依据,获得凝汽器典型故障的专家知识库。在此基础上,根据模糊规则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多元状态估计和模糊识别的故障诊断方法,并给出了该诊断方法的整体流程。以国内某600 MW机组凝汽器为例,采集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设备参数的估计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监测跟踪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设备故障,整体流程清晰直观,适合系统化应用。
    36  基于MSET和模糊识别的凝汽器故障诊断
    乔宏斌
    2018, 33(10):107.
    [摘要](136)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针对凝汽器的故障诊断问题,基于多元状态估计原理,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提取凝汽设备的运行状态矩阵,建立了设备的状态监测模型,以相似度指标衡量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以此作为参数模糊化的评判依据,获得凝汽器典型故障的专家知识库。在此基础上,根据模糊规则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多元状态估计和模糊识别的故障诊断方法,并给出了该诊断方法的整体流程。以国内某600 MW机组凝汽器为例,采集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设备参数的估计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监测跟踪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设备故障,整体流程清晰直观,适合系统化应用。
    37  大型风力机叶片模态性能及振动分析
    孙 瑞
    2018, 33(10):113.
    [摘要](135)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为研究大型风力机叶片铺层参数对叶片动态性能的影响、防止叶片发生共振、减小叶片挠度、改善叶片结构力学性能和提高风力机安全性,建立了5 MW风力机叶片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铺层材料和铺层角度实现不同的叶片结构,并对成型叶片进行了模态分析;采用CFD方法获得叶片表面载荷,分析不同风速下不同铺层结构叶片振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铺层角度能影响叶片固有频率,叶片低阶振型以挥舞和摆振为主,高阶模态出现扭转;增加0°铺层纤维比例可提高低阶固有频率,45°铺层能提高叶片抗扭能力;叶片振动位移沿叶片展向呈非线性增长,风速越大叶片挠度越大;碳纤维可有效提高叶片固有频率,减小叶片挠度。
    38  大型风力机叶片模态性能及振动分析
    李 春
    2018, 33(10):113.
    [摘要](129)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为研究大型风力机叶片铺层参数对叶片动态性能的影响、防止叶片发生共振、减小叶片挠度、改善叶片结构力学性能和提高风力机安全性,建立了5 MW风力机叶片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铺层材料和铺层角度实现不同的叶片结构,并对成型叶片进行了模态分析;采用CFD方法获得叶片表面载荷,分析不同风速下不同铺层结构叶片振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铺层角度能影响叶片固有频率,叶片低阶振型以挥舞和摆振为主,高阶模态出现扭转;增加0°铺层纤维比例可提高低阶固有频率,45°铺层能提高叶片抗扭能力;叶片振动位移沿叶片展向呈非线性增长,风速越大叶片挠度越大;碳纤维可有效提高叶片固有频率,减小叶片挠度。
    39  大型风力机叶片模态性能及振动分析
    丁勤卫
    2018, 33(10):113.
    [摘要](156)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为研究大型风力机叶片铺层参数对叶片动态性能的影响、防止叶片发生共振、减小叶片挠度、改善叶片结构力学性能和提高风力机安全性,建立了5 MW风力机叶片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铺层材料和铺层角度实现不同的叶片结构,并对成型叶片进行了模态分析;采用CFD方法获得叶片表面载荷,分析不同风速下不同铺层结构叶片振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铺层角度能影响叶片固有频率,叶片低阶振型以挥舞和摆振为主,高阶模态出现扭转;增加0°铺层纤维比例可提高低阶固有频率,45°铺层能提高叶片抗扭能力;叶片振动位移沿叶片展向呈非线性增长,风速越大叶片挠度越大;碳纤维可有效提高叶片固有频率,减小叶片挠度。
    40  大型风力机叶片模态性能及振动分析
    陈文朴
    2018, 33(10):113.
    [摘要](191) [HTML](0) [PDF 0.00 Byte](32)
    摘要:
    为研究大型风力机叶片铺层参数对叶片动态性能的影响、防止叶片发生共振、减小叶片挠度、改善叶片结构力学性能和提高风力机安全性,建立了5 MW风力机叶片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铺层材料和铺层角度实现不同的叶片结构,并对成型叶片进行了模态分析;采用CFD方法获得叶片表面载荷,分析不同风速下不同铺层结构叶片振动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铺层角度能影响叶片固有频率,叶片低阶振型以挥舞和摆振为主,高阶模态出现扭转;增加0°铺层纤维比例可提高低阶固有频率,45°铺层能提高叶片抗扭能力;叶片振动位移沿叶片展向呈非线性增长,风速越大叶片挠度越大;碳纤维可有效提高叶片固有频率,减小叶片挠度。
    41  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朱海天
    2018, 33(10):119.
    [摘要](128)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为改善垂直轴风力机周围流场结构并提升气动性能,在风力机叶片中采用外吹式流动控制,并提出5种吹气控制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最佳吹气流动控制策略时的涡量场与载荷波动。研究表明:采用上开口抛物线控制策略时的风力机气动性能最佳,当最大吹气动量系数为0.025时,风能利用系数及平均力矩系数提升26%,并可抑制大涡的形成及发展,同时改善翼型表面压力分布。
    42  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郝文星
    2018, 33(10):119.
    [摘要](145)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为改善垂直轴风力机周围流场结构并提升气动性能,在风力机叶片中采用外吹式流动控制,并提出5种吹气控制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最佳吹气流动控制策略时的涡量场与载荷波动。研究表明:采用上开口抛物线控制策略时的风力机气动性能最佳,当最大吹气动量系数为0.025时,风能利用系数及平均力矩系数提升26%,并可抑制大涡的形成及发展,同时改善翼型表面压力分布。
    43  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李 春
    2018, 33(10):119.
    [摘要](124)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为改善垂直轴风力机周围流场结构并提升气动性能,在风力机叶片中采用外吹式流动控制,并提出5种吹气控制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最佳吹气流动控制策略时的涡量场与载荷波动。研究表明:采用上开口抛物线控制策略时的风力机气动性能最佳,当最大吹气动量系数为0.025时,风能利用系数及平均力矩系数提升26%,并可抑制大涡的形成及发展,同时改善翼型表面压力分布。
    44  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丁勤卫
    2018, 33(10):119.
    [摘要](146)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为改善垂直轴风力机周围流场结构并提升气动性能,在风力机叶片中采用外吹式流动控制,并提出5种吹气控制策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吹气控制策略对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最佳吹气流动控制策略时的涡量场与载荷波动。研究表明:采用上开口抛物线控制策略时的风力机气动性能最佳,当最大吹气动量系数为0.025时,风能利用系数及平均力矩系数提升26%,并可抑制大涡的形成及发展,同时改善翼型表面压力分布。
    45  海冰载荷作用下海上风力机TMD减振研究
    许子非
    2018, 33(10):127.
    [摘要](206)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为保证桩柱式海上风力机塔架结构稳定和系统运行安全,提出安装于机舱内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以减弱海冰与湍流风联合作用环境下的风力机振动。基于多体动力学开源仿真软件(FAST),通过计算并分析NREL 5 MW海上风力机风-冰联合作用下塔顶振动特性,发现TMD控制对前后向的塔顶位移及塔基剪切力影响较小,但可以有效降低侧向的塔顶位移及塔基剪切力,降低幅度分别达39%与52%。同时,塔架一阶固有频率处的响应降低64%与90%,说明TMD装置能有效减弱风力机振动,保护风力机安全。
    46  海冰载荷作用下海上风力机TMD减振研究
    叶柯华
    2018, 33(10):127.
    [摘要](175)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为保证桩柱式海上风力机塔架结构稳定和系统运行安全,提出安装于机舱内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以减弱海冰与湍流风联合作用环境下的风力机振动。基于多体动力学开源仿真软件(FAST),通过计算并分析NREL 5 MW海上风力机风-冰联合作用下塔顶振动特性,发现TMD控制对前后向的塔顶位移及塔基剪切力影响较小,但可以有效降低侧向的塔顶位移及塔基剪切力,降低幅度分别达39%与52%。同时,塔架一阶固有频率处的响应降低64%与90%,说明TMD装置能有效减弱风力机振动,保护风力机安全。
    47  海冰载荷作用下海上风力机TMD减振研究
    李 春
    2018, 33(10):127.
    [摘要](181)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为保证桩柱式海上风力机塔架结构稳定和系统运行安全,提出安装于机舱内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以减弱海冰与湍流风联合作用环境下的风力机振动。基于多体动力学开源仿真软件(FAST),通过计算并分析NREL 5 MW海上风力机风-冰联合作用下塔顶振动特性,发现TMD控制对前后向的塔顶位移及塔基剪切力影响较小,但可以有效降低侧向的塔顶位移及塔基剪切力,降低幅度分别达39%与52%。同时,塔架一阶固有频率处的响应降低64%与90%,说明TMD装置能有效减弱风力机振动,保护风力机安全。
    48  海冰载荷作用下海上风力机TMD减振研究
    杨 阳
    2018, 33(10):127.
    [摘要](125)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为保证桩柱式海上风力机塔架结构稳定和系统运行安全,提出安装于机舱内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以减弱海冰与湍流风联合作用环境下的风力机振动。基于多体动力学开源仿真软件(FAST),通过计算并分析NREL 5 MW海上风力机风-冰联合作用下塔顶振动特性,发现TMD控制对前后向的塔顶位移及塔基剪切力影响较小,但可以有效降低侧向的塔顶位移及塔基剪切力,降低幅度分别达39%与52%。同时,塔架一阶固有频率处的响应降低64%与90%,说明TMD装置能有效减弱风力机振动,保护风力机安全。
    49  太阳能真空管的超声波防除垢研究
    张艾萍
    2018, 33(10):135.
    [摘要](153)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针对实际运行中的太阳能真空管积垢结垢情况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实验方式分析不同介质温度及其所含离子浓度条件下,真空管的积垢结垢和超声波除垢、抑垢情况。研究表明:现有真空管材质抗垢性能差,内管表面容易结垢,污垢沉积率达2.89 g/(m2·h);将超声波用于真空管的除垢、抑垢方面效果显著,除垢率达87.96%、抑垢率达93.92%。
    50  太阳能真空管的超声波防除垢研究
    徐子强
    2018, 33(10):135.
    [摘要](122) [HTML](0) [PDF 0.00 Byte](22)
    摘要:
    针对实际运行中的太阳能真空管积垢结垢情况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实验方式分析不同介质温度及其所含离子浓度条件下,真空管的积垢结垢和超声波除垢、抑垢情况。研究表明:现有真空管材质抗垢性能差,内管表面容易结垢,污垢沉积率达2.89 g/(m2·h);将超声波用于真空管的除垢、抑垢方面效果显著,除垢率达87.96%、抑垢率达93.92%。
    51  太阳能真空管的超声波防除垢研究
    张 垒
    2018, 33(10):135.
    [摘要](143)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针对实际运行中的太阳能真空管积垢结垢情况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实验方式分析不同介质温度及其所含离子浓度条件下,真空管的积垢结垢和超声波除垢、抑垢情况。研究表明:现有真空管材质抗垢性能差,内管表面容易结垢,污垢沉积率达2.89 g/(m2·h);将超声波用于真空管的除垢、抑垢方面效果显著,除垢率达87.96%、抑垢率达93.92%。
    52  太阳能真空管的超声波防除垢研究
    杨 野
    2018, 33(10):135.
    [摘要](130) [HTML](0) [PDF 0.00 Byte](21)
    摘要:
    针对实际运行中的太阳能真空管积垢结垢情况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实验方式分析不同介质温度及其所含离子浓度条件下,真空管的积垢结垢和超声波除垢、抑垢情况。研究表明:现有真空管材质抗垢性能差,内管表面容易结垢,污垢沉积率达2.89 g/(m2·h);将超声波用于真空管的除垢、抑垢方面效果显著,除垢率达87.96%、抑垢率达93.92%。
    53  城市污泥焚烧过程中Pb、Cd的迁移特性
    张一帆
    2018, 33(10):140.
    [摘要](521) [HTML](0) [PDF 0.00 Byte](30)
    摘要:
    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电热管式炉对其进行焚烧实验,研究了不同焚烧温度和不同停留时间下Pb、Cd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焚烧底渣中Pb、Cd残留率下降趋势明显,底渣中Cd的残渣态转化为可还原态及可氧化态,而Pb由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化,且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残渣态所占的比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降低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浸出浓度。在焚烧温度900 ℃下,随着焚烧时间的延长,Cd和Pb残留率在20 min时达到最低,底渣中Cd的残渣态向可氧化态转化,Pb的残渣态比率几乎不变,且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残渣态所占的比率均在90%以上。
    54  城市污泥焚烧过程中Pb、Cd的迁移特性
    张守玉
    2018, 33(10):140.
    [摘要](133)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电热管式炉对其进行焚烧实验,研究了不同焚烧温度和不同停留时间下Pb、Cd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焚烧底渣中Pb、Cd残留率下降趋势明显,底渣中Cd的残渣态转化为可还原态及可氧化态,而Pb由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化,且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残渣态所占的比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降低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浸出浓度。在焚烧温度900 ℃下,随着焚烧时间的延长,Cd和Pb残留率在20 min时达到最低,底渣中Cd的残渣态向可氧化态转化,Pb的残渣态比率几乎不变,且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残渣态所占的比率均在90%以上。
    55  城市污泥焚烧过程中Pb、Cd的迁移特性
    茆 青
    2018, 33(10):140.
    [摘要](95) [HTML](0) [PDF 0.00 Byte](33)
    摘要:
    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电热管式炉对其进行焚烧实验,研究了不同焚烧温度和不同停留时间下Pb、Cd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焚烧底渣中Pb、Cd残留率下降趋势明显,底渣中Cd的残渣态转化为可还原态及可氧化态,而Pb由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化,且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残渣态所占的比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降低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浸出浓度。在焚烧温度900 ℃下,随着焚烧时间的延长,Cd和Pb残留率在20 min时达到最低,底渣中Cd的残渣态向可氧化态转化,Pb的残渣态比率几乎不变,且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残渣态所占的比率均在90%以上。
    56  城市污泥焚烧过程中Pb、Cd的迁移特性
    江锋浩
    2018, 33(10):140.
    [摘要](156) [HTML](0) [PDF 0.00 Byte](23)
    摘要:
    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电热管式炉对其进行焚烧实验,研究了不同焚烧温度和不同停留时间下Pb、Cd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焚烧底渣中Pb、Cd残留率下降趋势明显,底渣中Cd的残渣态转化为可还原态及可氧化态,而Pb由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化,且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残渣态所占的比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降低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浸出浓度。在焚烧温度900 ℃下,随着焚烧时间的延长,Cd和Pb残留率在20 min时达到最低,底渣中Cd的残渣态向可氧化态转化,Pb的残渣态比率几乎不变,且焚烧底渣中Pb和Cd的残渣态所占的比率均在90%以上。
    57  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吕 游
    2018, 33(10):147.
    [摘要](94) [HTML](0) [PDF 0.00 Byte](32)
    摘要:
    凹槽、套装联轴器等结构往往是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应力分析至关重要,经验公式无法满足要求。以某6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为例通过有限元建模方法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进行扭应力分析,进一步得到薄弱环节的应力寿命曲线,优化疲劳极限取值,实现低幅值次同步振荡工况下的疲劳评估。采用多段集中质量模型分析扭振固有特性,结合轴系扭振固有特性和应力寿命曲线,评估机组轴系在次同步振荡工况下的疲劳损伤。此方法可用于评估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情况。
    58  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赵伟华
    2018, 33(10):147.
    [摘要](97) [HTML](0) [PDF 0.00 Byte](26)
    摘要:
    凹槽、套装联轴器等结构往往是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应力分析至关重要,经验公式无法满足要求。以某6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为例通过有限元建模方法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进行扭应力分析,进一步得到薄弱环节的应力寿命曲线,优化疲劳极限取值,实现低幅值次同步振荡工况下的疲劳评估。采用多段集中质量模型分析扭振固有特性,结合轴系扭振固有特性和应力寿命曲线,评估机组轴系在次同步振荡工况下的疲劳损伤。此方法可用于评估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情况。
    59  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常富杰
    2018, 33(10):147.
    [摘要](113) [HTML](0) [PDF 0.00 Byte](34)
    摘要:
    凹槽、套装联轴器等结构往往是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应力分析至关重要,经验公式无法满足要求。以某6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为例通过有限元建模方法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进行扭应力分析,进一步得到薄弱环节的应力寿命曲线,优化疲劳极限取值,实现低幅值次同步振荡工况下的疲劳评估。采用多段集中质量模型分析扭振固有特性,结合轴系扭振固有特性和应力寿命曲线,评估机组轴系在次同步振荡工况下的疲劳损伤。此方法可用于评估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情况。
    60  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疲劳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王莹莹
    2018, 33(10):147.
    [摘要](122) [HTML](0) [PDF 0.00 Byte](24)
    摘要:
    凹槽、套装联轴器等结构往往是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应力分析至关重要,经验公式无法满足要求。以某600 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为例通过有限元建模方法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进行扭应力分析,进一步得到薄弱环节的应力寿命曲线,优化疲劳极限取值,实现低幅值次同步振荡工况下的疲劳评估。采用多段集中质量模型分析扭振固有特性,结合轴系扭振固有特性和应力寿命曲线,评估机组轴系在次同步振荡工况下的疲劳损伤。此方法可用于评估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疲劳损伤情况。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