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2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竖直圆管内R113的降膜换热特性数值模拟
    王为术 王 涛 彭 岩 上官闪闪
    2017, 32(7):1-8.
    [摘要](268)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为开发适用于低温热源的高效降膜蒸发换热装置,本研究采用FLUENT软件对低沸点有机工质氟利昂(R113)在竖直管内汽液两相逆流降膜蒸发进行模拟研究。汽液界面捕捉选用VOF模型,并通过udf编程模拟汽液两相蒸发传热,研究了喷淋密度、热流密度及入口温度对R113降膜蒸发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结构参数下,存在降膜换热最佳喷淋密度;在一定喷淋密度下,热流密度对降膜换热影响显著,且热流密度越高换热效果越好;随着入口温度升高,降膜换热效果削弱,且高于某温度后其对降膜换热几乎没有影响。
    2  BEST系统与常规系统的对比研究
    付亦葳 谢 天 刘永林 江 浩
    2017, 32(7):9-16.
    [摘要](822)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为研究BEST系统和常规热力系统的区别,基于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的设计计算,使用EBSILON软件建立完整热力系统模型,然后从焓升分配,回热级数选择,再热压力优化,小汽轮机效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比两种系统的异同点,并从热力学角度对其加以解释和说明。结果显示BEST系统的焓升分配更为均匀,回热级数选择需要考虑给水泵功率需求,最佳再热压力相对于常规系统压力更高,对小汽轮机效率的敏感性只有常规系统的一半。
    3  基于温差均匀性因子协进化的双层算法同步优化换热网络
    李帅龙 崔国民 周剑卫
    2017, 32(7):17-23.
    [摘要](272) [HTML](0) [PDF 0.00 Byte](47)
    摘要:
    针对同时存在整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的换热网络综合问题,提出一种双层优化方法。外层以换热网络的温差均匀性因子作为网络结构性能的评价指标,通过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技术产生试探结构,采用整型优化算法逐步进化外层结构;内层以最小年综合费用作为优化指标,采用动态更新子群的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连续变量。优化结果表明,温差均匀性因子可以有效评价换热网络的结构性能,从而指导结构的进化;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相关算例均找到了更优的网络设计,应用于工业生产实际,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4  高实度菱形扰流柱冷却通道的传热及流动特性研究
    张 玲 王建龙 李英东 董宇航
    2017, 32(7):24-30.
    [摘要](211) [HTML](0) [PDF 0.00 Byte](63)
    摘要: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高实度(45%)菱形扰流柱在恒定通道和收敛通道内的传热及流动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两种通道内的传热及压力损失。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恒定通道和收敛通道传热效果均增强,两种通道内的流动阻力损失也减小,但减小的趋势逐渐降低;在相同雷诺数下,收敛通道内扰流柱的表面尤其是背风面能够被有效冷却;恒定通道的压力损失变化平缓且呈线性分布,而收敛通道内的压力损失存在急剧增大区域。
    5  一种新型永磁磁力耦合器导风散热片的仿真研究
    蔡俊珂 张兴芳 蔡业彬
    2017, 32(7):31-36.
    [摘要](374)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本研究针对一款新型永磁磁力耦合器导风散热装置的导风散热片进行仿真分析。首先设计单因素实验,对其部分几何参数进行研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得出几何参数对最高温升及阻力距的影响关系,为正交实验提供合理的参数范围。然后设计正交实验,利用极差分析得出合理的参数组合。最后利用上文参数组合建模,模拟安装不同导风散热片个数的散热效果,寻找合适个数。并与未安装导风散热片的模型进行对比,得出此新型导风散热片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6  向心式通风机级的数值模拟及变工况特性研究
    李 会 李银各 谭 鑫 黄典贵
    2017, 32(7):37-44.
    [摘要](216)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以完全气体作为流动工质,设计了单级向心式通风机,并进行了流场模拟和变工况特性研究。首先采用BladeGen构造动叶叶型,并对动叶叶型进行参数化;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流场参数,以级效率为目标函数,以总压比为约束条件,在Workbench平台上对动叶叶型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动叶叶型;在已设计好的动叶基础上,利用单圆弧构造法设计静叶并设置在动叶后面,得到向心式通风机级;最后分析不同流量,不同转速下所设计的向心式通风机级的变工况特性。
    7  非设计工况下涡轮叶栅前缘壁角的作用
    张 健 陈 榴 叶创捷 戴 韧
    2017, 32(7):45-51.
    [摘要](241) [HTML](0) [PDF 0.00 Byte](69)
    摘要:
    透平叶栅端区二次流具有复杂的涡系结构。Langston实验描述了两支马蹄涡和通道涡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基于Langston叶型构造出有效的前缘壁角,建立涡轮叶栅带有前缘壁角的端壁流动计算模型,分析前缘壁角对端壁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并评估其在非设计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非设计工况范围内,前缘壁角削弱了前缘马蹄涡和通道涡的强度,降低了流道内部的气动损失,增加了近端壁的流动损失。有效的前缘壁角使前缘附近端壁换热水平减弱,流道端壁换热整体减弱,端壁高换热区沿流向下移,尾缘附近换热有所增加。在一定的非设计工况范围内,前缘壁角都是有效的。
    8  翼型处于不同程度的动态失速时流场的DMD分析
    胡 智 刘鹏寅 竺晓程 杜朝辉
    2017, 32(7):52-57.
    [摘要](233) [HTML](0) [PDF 0.00 Byte](62)
    摘要:
    本研究先对风力机S809翼型处于3种不同程度动态失速下的非定常流场进行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得到了翼型在振荡周期内升阻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然后采用DMD(动力模态分解)方法对非定常流场进行模态分析,从中得到了非定常流场变化过程的主要模态和相应的频率以及能量等信息。通过对前6阶主要模态所包含的流场信息进行对比分析,DMD方法成功捕捉到了复杂流场中不同尺度的流动结构,直观地显示了不同程度动态失速非定常流场之间的差别。
    9  基于AGC考核指标的PID参数优化研究
    王仁锴 刘红岩 牛玉广 顾志东
    2017, 32(7):58-63.
    [摘要](233) [HTML](0) [PDF 0.00 Byte](62)
    摘要:
    在“两个细则”中AGC(自动发电控制)考核标准执行后,针对电厂机组整体优化中PID参数整定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AGC考核指标的PID参数优化方案。本文以AGC综合考核指标作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PID参数优化,并与传统方法(Z-N法和ITAE法)进行控制性能比较与分析,研究其提高机组AGC性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以660 MW亚临界单元机组为实验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AGC性能指标,对运行操作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10  平面湍流射流细颗粒物团聚的PBM-LES耦合模拟
    李 佳 陈占秀 杨 历 李 阳
    2017, 32(7):64-72.
    [摘要](230)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本文选取平面湍流射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涡模拟与颗粒群体平衡模型耦合模拟了亚微米级细颗粒物在平面湍流射流流场中的团聚情况,分析了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运动情况以及粒径的演变过程,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入口体积分数以及不同St数对细颗粒物团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射流发展过程中细颗粒物粒径经历了逐渐增大且数密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过程;入口体积分数增大加强了流体与颗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细颗粒物的团聚效果更加显著;St数增大影响了细颗粒物在流场中的运动情况,削弱了细颗粒物的团聚效果。
    11  基于全局反应EDC原理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模拟
    帅志昂 孙保民 赵晓山 康志忠
    2017, 32(7):73-79.
    [摘要](659)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用基于全局反应的涡耗散概念方法描述循环流化床内挥发份均相燃烧反应,用Fluent软件结合UDF(用户自定义函数)热态模拟得到炉内流动和燃烧状况,模拟得到的沿炉高气温分布和出口烟气组分与实验值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且采用EDC-G方法优于采用ED-FR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炉内颗粒速度和浓度分布,得出炉内主要气体分布。得到沿炉高反应速率分布曲线,C和O2反应速率高于C和CO反应速率,密相区CO与O2反应速率高于CH4与O2,稀相区CH4与O2反应速率高于CO和O2反应速率。
    12  基于改进的鱼群算法的厂级负荷分配优化
    曾德良 杨 扬 陈彦桥
    2017, 32(7):80-86.
    [摘要](251) [HTML](0) [PDF 0.00 Byte](47)
    摘要:
    本文从机组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在假定目标下的最优负荷分配模型,并结合由多种智能算法改进后的鱼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最优值的求取,切实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及寻优的准确度。在实例中,选择3台机组进行负荷优化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及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同时本文在最后的内容当中对模型进行变化,引入了“附加经济函数”,即在原有目标函数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目标函数,利用目标函数的变化去限制机组负荷分配过程中的频繁变动,进而达到减少机组负荷的频繁反调的目的。
    13  基于光学互相关测量的电站锅炉一次风粉调平试验研究
    平 力 杨 斌 王占平 杨 飞
    2017, 32(7):87-91.
    [摘要](241) [HTML](0) [PDF 0.00 Byte](56)
    摘要:
    针对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电站锅炉一次风粉速度分配不均衡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光学互相关法的一次风粉速度参数测量原理,利用该原理设计了用于同台磨煤机出口4根粉管一次风粉速度参数同时在线测量系统,对神华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有限公司660 MW二号机组进行一次风粉速度参数在线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开展了一次风管缩孔开度调节,改善了煤粉管一次风粉速度参数分配平衡情况,这对优化锅炉燃烧具有重要意义。
    14  组合弹性系泊对漂浮式风力机Spar平台影响的研究
    叶 舟 王东华 丁勤卫 李 春
    2017, 32(7):92-98.
    [摘要](224) [HTML](0) [PDF 0.00 Byte](61)
    摘要:
    研究新型组合弹性系泊对漂浮式风力机Spar平台动态响应及系泊张力特性的影响。建立基于OC3-Hywind Spar Buoy平台的NREL5 MW漂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综合考虑叶片空气动力载荷、平台的水动力载荷及平台与系泊系统的耦合。首先验证水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分析组合弹性系泊对动态响应及系泊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弹性系泊会使平台纵荡增大25.5%,但系泊张力、垂荡和纵摇却会分别减小14.0%、20%和18.1%;弹性索位置对动态响应及系泊张力影响不大;随弹性索长度的增加,平台纵荡响应增加34.0%,平台垂荡和系泊张力分别减小25.0%和7.3%。
    15  600 MW亚临界机组中速辊式磨煤机出口温度优化的研究
    智 关 邢景伟
    2017, 32(7):99-104.
    [摘要](201) [HTML](0) [PDF 0.00 Byte](47)
    摘要: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在空气气氛下对煤样进行热重及CO析出情况分析,得到CO析出规律;对磨煤机出口CO理论析出浓度进行分析,该值与入口风温、出口温度和风煤比有关;在理论计算及实验室分析基础上,现场试验将磨煤机出口温度从80 ℃提高到95 ℃,实测磨煤机出口CO析出规律与理论值的趋势相同,各工况下实测最高CO浓度为103.3 mg/m3,在安全范围内,依此对相关规程提出补充建议。
    16  基于工程实际的锅炉热力性能计算
    郑心伟 王光艳
    2017, 32(7):105-109.
    [摘要](233) [HTML](0) [PDF 0.00 Byte](58)
    摘要:
    将影响锅炉热力性能的热工参数和包括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在内的结构参数视为设计变量,应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分别给出了确定设计变量分布的计算方法和锅炉达到额定蒸发量时的概率算法,同时进行了工程实例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法后的锅炉达到额定蒸发量的概率下降很多,为此本文提出了改进锅炉设计和优化达到额定蒸发量概率的设计和计算方法。本算法更符合工程实际,拓宽了锅炉热力性能的评价方法。
    17  钟罩型风帽经阻力增减改造后的特性研究
    徐 钢 陈 袁 马 英 牛晨巍
    2017, 32(7):110-115.
    [摘要](194)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基于钟罩型风帽实验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风帽内部压力损失集中程度展开分析并提出风帽增、减阻力改造方案,针对不同直径的节流钢和开孔孔径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增阻力改造时,风帽流量随着节流钢直径增大而减小且减幅逐渐增大,当节流钢直径从0 mm增加至35 mm时,风帽流量仅减低2.4%;当节流钢直径从35 mm增至50 mm时,风帽流量减幅增至14.8%。减阻力改造时,风帽流量随着开孔直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逐渐减小,当开孔直径从0 mm增加到35 mm时,风帽流量增加14.7%;当进一步增加开孔直径至55 mm时,减阻力改造效果增加不明显。
    18  冷却剂流量对聚光型太阳能光伏系统效率的影响
    黄惠兰 刘 爽 李 刚 陈 强
    2017, 32(7):116-120.
    [摘要](224) [HTML](0) [PDF 0.00 Byte](48)
    摘要:
    针对聚光型太阳能光伏电池工作中温度升高会导致发电效率降低的问题,在太阳能模组上铺设有机工质循环管路对光伏电池进行冷却,通过冷凝器对管内有机工质吸收的热量进行收集利用,构建聚光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系统。建立传热模型,计算不同日照强度下模组的输出效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发电效率随日照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对光伏电池进行冷却可提升系统输出效率;太阳能光伏发电及散热量利用效率合计可达60 %。
    19  沈阳市采暖期PM2.5与PM10污染特征分析
    徐有宁 陈 聪 李庆科 王建宇
    2017, 32(7):121-125.
    [摘要](229)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为了分析沈阳市采暖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特征,对2015年采暖期大气中PM2.5和PM10采样,利用SPS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分析软件分析了两种粒径的颗粒物在采暖期的浓度变化特征以及两者之间所占比例关系。结果表明,PM10质量浓度范围为90.46~400.8 μg/m3,平均值是230.53μg /m3,超标率为75.14%。PM2.5的浓度范围为80.34~260.13μg /m3,平均值是157.63μg /m3,超标率89.56%。PM2.5/PM10在30.50%~98.09%之间,平均值为68.28%。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对颗粒物电镜下的观察分析,发现采暖期大气主要污染源是煤燃烧烟气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20  油田注汽锅炉燃气燃烧技术发展与应用
    吴丽萍 李 明 吴胜凯 王 勇
    2017, 32(7):126-129.
    [摘要](196)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为了选择燃烧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可靠性更好的燃气燃烧器,新疆油田先后使用多种型号燃烧器。本文选取新疆风城油田4种具有代表性燃气燃烧器,通过燃烧原理分析、燃烧器结构分析、运行数据分析和技术检测等手段,分析油田注汽锅炉燃气燃烧技术发展历程及远景,为稠油油田后续开发提供燃烧技术决策,设备技术改造,设备优化运行提供技术参考及依据。
    21  超声波除垢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艾萍 张 恒 张 越
    2017, 32(7):130-134.
    [摘要](257)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结垢的问题,采用超声波除垢法对其进行除垢。为了深入了解超声波除垢的方法,分析了超声波除垢的机理,总结了超声波参数、换热介质参数和换热器参数等因素对超声波除垢效率的影响。这些为实际指导超声波除垢的各参数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也指出进一步提高超声波除垢效率的途径是深入研究空化的机理和从多参数协同的角度研究对除垢效率的影响。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